[專題] G-Funk Legacy: Warren G

談到西岸嘻哈的開創者,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 Dr. DreSnoop Dogg,他們幾乎代表了整個 90 年代的洛杉磯聲音,佔據了各大媒體版面。然而,在這兩位巨星背後,卻常被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的貢獻——Warren G。他是連結兩人的關鍵橋樑,更是 G-Funk 靈魂的真正塑造者。

本篇文章回顧 2019 年的心得文,以 Warren G 的角度,介紹他在 G-Funk 音樂中的貢獻。

Warren G 與 Dr. Dre:從家人到音樂夥伴

Warren G(本名 Warren Griffin III)於 1970 年 11 月 10 日出生於加州長堤(Long Beach)。父母在他四歲時離婚,他隨母親與三個姐妹同住,直到國中時才搬去父親家住。那時父親已經與新妻 Verna 再婚,而她有三個來自前一段婚姻的孩子,其中之一便是 Andre Romelle Young——也就是後來的 Dr. Dre。這段重組家庭的關係,意外成為西岸嘻哈史上最重要的連結之一。

Dr. Dre 出生於 1965 年 2 月 18 日,比 Warren G 大約五歲。早在 1984 年,年紀輕輕的 Dre 就加入當時洛杉磯最具影響力的 DJ 團體 World Class Wreckin’ Cru,活躍於俱樂部與電台之間,後來更隨著團體一起發行作品,成為洛杉磯最早由主流唱片公司推出的饒舌代表。那時的 Warren 還是 Jordan High School 的高中生,一邊打美式足球,一邊與朋友在街頭 freestyle。這段時期,Dr. Dre 對他的音樂啟發深遠。

1988 年,年僅 17 歲的 Warren 因持有槍械被捕入獄。在服刑期間,他取了藝名 “Warren G”。反觀那時的 Dr. Dre 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在 Ruthless Records 擔任詞曲創作者與製作人,並與 Eazy-E、Ice Cube、MC Ren、DJ Yella 組成傳奇團體 N.W.A。他們的經典專輯Straight Outta Compton在 1989 年發行,讓洛杉磯的饒舌場景由派對舞曲徹底轉向為幫派寫實風格的 Gangsta Rap,成為西岸嘻哈最重要的歷史轉折點。

出獄後,Warren G 回到長堤,白天在造船廠工作、維持生計,但夜晚他依舊沉浸於他的音樂夢。Dr. Dre 借給他一台鼓機,並親自教他如何編節拍與取樣(sampling),這成為他音樂生涯的起點。Warren G 開始在臥室裡錄製 demo、嘗試不同聲音與旋律,逐漸發展出屬於長堤的 laid-back 放克風格。

1990 年,他與 Nathaniel “Nate Dogg” Hale Calvin “Snoop Dogg” Broadus 組成三人團體 213。三人自幼就是兒時玩伴,他們自己摸索製作音樂,融合了 Funk、Soul,創造出旋律感強、節奏慵懶的聲音,奠定了日後風格的雛形。

Warren G and Dr. Dre at the Nike Town in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2003)

213 早期掙扎與日後發展

213 的名字靈感來自奧克蘭饒舌團體 415——他們以區碼代表城市,213 也以同樣方式象徵長堤,定義了屬於這座城市的聲音與態度。

在 213 時期,他們在長堤的唱片行 V.I.P. Records 裡的簡陋錄音室練習並錄音,完成了第一卷 demo 錄音帶。他們沒有資源推廣音樂,只能錄製卡帶、親自送到俱樂部與街頭,靠口耳相傳的方式擴散不久後,213 的歌曲在洛杉磯縣各地傳開,尤其是在 Compton、Pomona、Watts 與 South Central 等地區廣受地下傳播,但仍沒有唱片公司願意簽下他們。

Snoop Dogg 曾打趣說剛出道時的 Warren G,饒舌功力不太行,甚至有人懷疑他偷偷抄 Dr. Dre 寫的歌詞;但當 Snoop Dogg 一度想放棄,把歌本丟進垃圾桶時,又是 Warren G 把它撿回來放回床上,二人其實都是一直默默地互相給予支持

Dr. Dre 原本一開始沒什麼理會 213,即便 Warren G 多次請求他聽聽看。直到某天,Warren 被邀請參加製作人 Andre “LA Dre” Bolton 的單身派對。Warren G 在活動上放歌,趁機將 213 的錄音帶播放給 LA Dre 試聽,對方聽完後十分喜歡,便叫來 Dr. Dre 一起聽。當時的 Snoop Dogg 尚未成名,但他具備著獨特又充滿韻味的聲線,Dr. Dre 立刻就被吸引,於是當場就邀請三人加入他的音樂團隊。幾天後,213 搬進了 Dre 位於 Calabasas 的豪宅,那裡不僅是他與妻子的住處,也設有錄音室。 

1992 年 4 月,Dr. Dre 發行個人首支單曲Deep Cover,正式向全美介紹了他的嘉賓饒舌歌手 Snoop Doggy Dogg。Warren G 則協助 Dr. Dre 尋找聲音與取樣素材,為其首張個人專輯《The Chronic》提供靈感。這張專輯進一步讓 Snoop Dogg 一炮而紅,隔年推出首張專輯Doggystyle,於 1994 年登上超級巨星地位。

同時,Nate Dogg 也以個人身分進入 Death Row Records,而 Warren G 則選擇回到長堤,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音樂道路。隨著 Snoop Dogg 與 Nate Dogg 陸續加入 Death Row,他們原本的團體 213 雖然就此解散,但三人各自的發展,卻正式揭開了 G-Funk 黃金年代的序幕。 多年後的 2004 年,三人以 213 之名再次聚首,推出首張、同時也是生涯唯一一張正式專輯The Hard Way,為這段長達十多年的兄弟故事畫下圓滿句點。

Death Row Records 的缺席

Warren G 和 Dr. Dre 有著非常緊密的家庭關係,甚至一起參與了 Dr. Dre 經典專輯《The Chronic》或是《Doggystyle》的錄製,專輯中很多經典 sample、編曲想法都是 Warren G 提供的點子,但他的貢獻卻幾乎被完全忽略。

自始至終,Warren G 沒有加入 Death Row Records、沒有拿到正式合約,也沒有獲得實質的報酬,僅在〈Ain’t No Fun〉一曲中擁有共同詞曲創作的名份。這種差別待遇讓許多人感到詫異

Warren 卻從未簽進 Death Row。據說 Dr. Dre 當時曾經對他說「去成為你自己的人」——有人認為是 Dr. Dre 想保護 Warren G 遠離 Suge Knight 的暴力威脅,也有人解讀為對其才華仍持著保留態度,因為 Dr. Dre 對於合作對象可是出了名的挑剔。

至於本人自己的看法是什麼? 在接受 Big Boy 訪問時,Warren G 坦言自己也不確定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但猜測可能是因為他與 Suge Knight 之間「過去常有些摩擦」。

他回憶說,那段時間讓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排除在外:

我知道自己不屬於他們,是在我們準備出發去第一次巡演的時候。
大家都安排好一切,但我什麼都沒有。
我還是打包好行李,心想:『算了,到機場他們應該會幫我處理好吧。』
結果到了機場,什麼都沒有發生。
他們自己出發去巡演,而我只能在那裡乾等,心裡真的很受傷。
當 Dr. Dre 回到洛杉磯後,Warren G 終於鼓起勇氣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我終於有機會問他:『老兄,這到底怎麼回事?』
他只是說:『你得學會當自己的男人。』
我心想:『蛤?那我該怎麼辦?』

那段時間,Warren G 幾乎無處可去,只能暫住在姐姐家、睡在地板上。 但命運並沒有就此關上大門——不久後,他受邀參與電影Poetic Justice原聲帶的製作,並與 Def Jam 簽下合約,正式展開屬於自己的音樂旅程。

Def Jam 的救世主

到了 1993 年,Death Row 已如火箭般衝向巔峰。被巡演拋下的落寞、眼見好友簽下唱片合約,而「G Child」只能在一旁觀望——但 Warren G 沒有因此停下腳步。他將那份失落轉化為創作能量,在 1993 至 1994 年間接連推出多首關鍵作品,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為整個西岸嘻哈寫下新篇章。

1993 年期間,Warren G 在 Dr. Dre 的錄音室裡結識了電影Boyz n the Hood的導演 John Singleton。當時 Singleton 正在籌備新片Poetic Justice,並邀請 Warren G 為原聲帶製作一首歌曲。於是,Warren G 為 Mista Grimm 製作了Indo Smoke,並與 Nate Dogg 共同演出。 這首歌的成功讓他獲得 Russell Simmons 的注意,進而簽約 Def Jam Recordings

Mista Grimm - Indo Smoke (Feat. Warren G & Nate Dogg) 1993

同年,Warren G 替 2Pac 與 MC Breed 製作〈Gotta Get Mine〉,緊接著在 1994 年與摯友 Nate Dogg 以〈Regulate〉一曲震撼全球。這首歌曲在 Warren 自家的公寓錄製,以 Michael McDonald 的作品I Keep Forgettin’取樣,最初收錄於電影Above the Rim原聲帶,之後成為他首張專輯Regulate... G Funk Era的主打單曲。

〈Regulate〉的錄製過程和創作概念都非常有趣,當時的 Warren 住在破舊的公寓裡,不像繼兄 Dr. Dre 或好友 Snoop Dogg 那樣大紅大紫——但他正努力追逐夢想。

「我心想,幹嘛不做一首像Nuthin’ but a ‘G’ Thang那樣的雙人曲?」

那首經典是由 Dr. Dre 與 Snoop Dogg 創作完成,而在 Warren G 的腦海裡,理想的雙人組合,自然就是找老搭檔 Nate Dogg 一起了。Warren G 靈光乍現的那一刻,成就了西岸嘻哈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合作之一。錄音室裡,他先寫下四句,再遞給 Nate Dogg 接續。兩人像打乒乓球一樣輪流接句,沒多久就完成了第一段——場景是兩個主角各自開車在 LBC 街頭兜風、尋找女人。故事方向模糊,他們甚至還沒想好副歌。然而,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發現這首歌根本就不需要副歌。

“Know what? This record is dope without a hook. We just let it roll, just like that.”
——Warren G

於是這首〈Regulate〉誕生於一種近乎即興的化學反應。第二段中,Warren G 描寫一場街頭擲骰子的情節,卻突然被人持槍搶劫。

以為自己就要死去的那一刻,Warren G 唱出:「If I had wings, I would fly, let me contemplate」——這一句其實才是整首作品中真正的副歌。

此時,Nate Dogg 英雄登場,原本正在搭訕幾個路邊的女生,卻立刻拔槍拯救 Warren G。Nate Dogg 唱出這句經典台詞,像個幫派版的 Luther Vandross

“I laid all them busters down / I let my Gat explode.”

最後,兩人帥氣地駕車載著滿車辣妹,開往「Eastside Motel」準備狂歡——最後一段歌詞宣告著 G-Funk 時代(G-Funk Era)的正式誕生,也讓世人第一次真正理解什麼是 G-Funk。

整首歌曲起承轉合順暢、意境鮮明。儘管歌詞提到開槍與性愛,〈Regulate〉卻流露著一種夢幻的浪漫氣息。追根究柢,這首歌之所以會成功,正是來自於它的矛盾與融合:幫派故事的饒舌、Nate Dogg 溫柔的歌聲、McDonald 順滑的靈魂旋律——完美結合成一首既粗獷又柔情的 G-Funk 傑作。

〈Regulate〉不僅一舉登上 Billboard Hot 100 排行榜第二名,更成為 90 年代西岸嘻哈的象徵性代表作。這首歌不只是改寫了 Warren G 的命運,也意外拯救了當時陷入困境的 Def Jam。

〈Regulate〉是 Def Jam 唱片史上最暢銷的單曲之一,1994 年夏季期間,這支 MV 在 MTV 排行榜上長時間位居第一名。而專輯《Regulate... G Funk Era》發行後銷量突破三白金(超過三百萬張),讓 Def Jam 起死回生。

Russell Simmons 坦言:「若沒有 G-Funk,我就沒有錢去支持之後的 Jay-Z、Foxy Brown、Redman、Method Man、LL Cool J。Warren G 拯救了 Def Jam。」

Def Jam 當時正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而正是這首〈Regulate〉,讓唱片公司重新燃起一線生機。

For short: n*gga, we was dead. We was gone.
「那真是對我們來說特別的時刻,因為它讓我們重新喘口氣,重新獲得自由,也重新被關注,它讓整個公司再次火熱起來
 ——Russell Simmons

根據紀錄片內容,Def Jam 當時負債 3300 萬美元,而在〈Regulate〉與專輯成功之後,公司竟轉為盈餘 3300 萬美元。儼然就是 Def Jam 的救世主。

四年後,時間來到 1998 年,Def Jam 迎來廠牌的黃金時期—— DMX、Jay-Z、Method Man 相繼拿下 Billboard 專輯榜冠軍,開啟了千禧年的下一個嘻哈世代,Def Jam 的榮景持續至 2000 年代。Warren G 對於這段歷程其實也是相當感激,因為若不是當年 Def Jam 慧眼識英雄,Warren G 也許老早就死在街上或是被關進監獄。

They saved me from goin’ to jail, and I saved them from crumbling as a company. ——Warren G
然而,不論是早期與 Warren G 合作的 Mista Grimm,或是後來營運獨立廠牌 G-Funk Entertainment 簽下的 Tha Twinz、The Dove Shack 等團體,後來都無法打入主流市場,這點仍是相當可惜。

Warren G - Regulate (Feat. Nate Dogg) 1994
Twinz - Round & Round (Produced by Warren G) 1995

與 Suge Knight 的緊張關係

Warren G 身為 Dr. Dre 的家人,能從內部直接了解到 Death Row Records 的運作,也因此在早期就嗅到了許多不尋常的地方,特別是那些提供給藝人的合約結構。當時 Warren G 就勸 Snoop Dogg 不要隨便簽約,應該先找律師來好好仔細研究一下再說。
I told Snoop Dogg, ‘Don’t sign that contract; get a lawyer.’
— Warren G
Warren G 雖然沒有指明是誰通風報信的,但他在訪談中提到,有人將他勸 Snoop Dogg 別和 Death Row 簽合約的話轉告給了 Suge Knight。當 Suge 得知此事後暴跳如雷,立刻在公司裡尋人。

據 Warren G 回憶,Suge Knight 當時氣勢洶洶地闖進來,大喊:「欸!Warren G 在哪?!」他一聽到,心裡直覺不妙。當 Suge 再度怒吼:「你是不是告訴他們不要簽那份合約?!」,Warren G 立刻轉身逃跑。整棟大樓唯一的出口是電梯,他拼命按著按鈕,卻在電梯門還沒開之前就被 Suge Knight 一把抓住,整個人被推到牆上。Suge 貼近他咆哮:「你是不是叫他們別簽那份合約?!」

情勢一度緊張到失控邊緣。Warren 說,他憤怒地回嗆:「你最好把手放開,不然我就打給我哥和我所有的兄弟。」這句話讓 Suge 最終退了一步,鬆開了手。所幸當時 Warren 身旁的一位朋友並沒有攜帶槍枝——那人平時是個敢開槍的狠角色,若真有武器在身,衝突很可能演變成一場悲劇。

Dr. Dre, Snoop Dogg, Warren G during Chronic Studio Sessions (1991)

後來,Suge Knight 還是如願簽下了 Snoop Dogg。但根據 Snoop Dogg 本人的說法,這有點像是半推半就,他曾回憶自己當年是被單獨叫進去簽約的,還被告知說「其他人也都會簽約」,後來才發現 Nate Dogg 並無簽下正式的唱片合約,只因 Dre 需要他的歌聲才被留在身邊。多年後,Snoop Dogg 坦承自己當時其實被合約綁死、賺不到什麼錢,最後是靠 Master P 出面幫忙和 Suge Knight 談判,才得以從合約中解脫;相較之下,Warren G 沒簽進 Death Row 反而因禍得福,成為自由的開始。

在某些訪談中,Snoop Dogg 甚至帶著歉意提起這段往事,但 Warren G 依舊語氣平和,展現出大哥般的胸懷:「如果你成功,那就代表我們大家都一起成功。」雙方多年以來,兩人仍保持著深厚的兄弟情誼,沒有反目成仇。不過,Snoop 也在The Breakfast Club的訪談中承認,他和 Warren G 從來沒有真正坐下來,談清楚彼此在職業發展上的差距與心結。
「音樂產業很複雜,也很現實,」Snoop 說道。
「你想想——是他把我帶進 Death Row,但 Death Row 卻沒有簽他。所以他心裡一定有些積壓的情緒——不是針對我,而是對整個情況的失落與憤怒。」
他進一步補充:
「身為藝人,當你的兄弟為你爭取機會時,你當然希望能一起成功。但當唱片公司只留下我、卻拋下他時,我心裡其實也不好受。這些情緒,我們從來沒有真正談過——因為那是一種會讓人難以啟齒的痛。」
Warren G Recalls Making Suge Knight Furious & Missing His Shot With Death Row | People's Party Clip
Warren G Gets Deep About Dr. Dre, Family, and Getting Left Off The Chronic (Drink Champs)

Kurupt 在《G-Funk》紀錄片 中說:「Warren 從不怕 Suge,他會直接說 ‘F*** you’,然後走自己的路。」

在那個人人懼怕 Suge 的時代,這非常罕見,Suge Knight 對外瘋狂挑釁東岸、對內又實行高壓統治,用權勢建立秩序,許多人都被威脅甚至被攻擊。

Warren G 自己說道:「我不會怕任何人,不管你殺過多少人,都不代表什麼。我不想當硬漢,但我不會被逼到牆角。」他和 Suge Knight 並非死敵,但選擇遠離對方,走自己的路。

另一個事件是 1994 年的 Billboard 音樂頒獎典禮,Warren G 在與 Billboard 的專訪中有提到這個故事。當時 Suge Knight 不允許 Nate Dogg 上台表演——面對 Suge Knight 的威脅,Warren G 可是從來沒有在怕的。

那是我的兄弟,沒有人能告訴他不能上台,他和我是一體的。 他是個成年人,也應該拿到他該得的報酬。
所以我就說:『Nate,上台吧,我們把這場演出完成。你拿得到錢,這裡沒人敢動你,我們就是要一起上台表演。』
Warren G 堅持帶著 Nate Dogg 一起登台完成演出〈Regulate〉,展現出兄弟情義與過人膽識。而當時站在 Warren G 身邊負責保護他的保鑣,正是年輕時的 Michael Clarke Duncan——這位後來以綠色奇蹟成名的演員,在那時其實也是 Warren 的老朋友與夥伴。

Warren G & Nate Dogg – Regulate (Live at Billboard Music Awards) 1994

Suge Knight 從未真正看出 Warren G 的才華——無論是製作還是饒舌方面都一樣。所幸,Warren G 最終還是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道路。The D.O.C. 就曾在《G-Funk》紀錄中狠評:
「Suge 根本不懂什麼是熱門歌曲,就算你拿一張 Parliament-Funkadelic 的專輯甩他臉上,他也聽不出來。」
不過,除了 Warren G 之外,不知道還有多少有潛力的藝人因此被忽視、被利用、甚至被埋沒。(光是後期的 Death Row Records,手上明明握有一手好牌,卻始終端不出好菜,例如 Crooked I 這樣的例子)

G-Funk Legacy

Warren G 常說自己喜歡被低估,因為那只會讓他更加努力。而事實證明,他不只拯救了 Def Jam,也間接讓嘻哈產業從 1990 年的 6 億美元走向今日超過 100 億美元的市場。

《G Funk》紀錄片的導演 Karam Gill 說道:G-Funk 這種旋律化的音樂美學,讓嘻哈真正跨進主流,第一次讓白人美國大規模購買饒舌專輯。例如 Doggystyle 空降 Billboard 200 冠軍,就是最佳的證明。G-Funk,不單只是一種聲音的製作方法(重低音、強鼓點、合成器與人聲),更是一種洛杉磯的生活方式。它讓生硬的饒舌可以用優雅的方式「唱」起來,拉近主流聽眾,也讓街頭故事有了更廣的傳播途徑。

Chuck D 在片中也談到是 Warren G 改變了西岸節奏的速度感,讓 groove 變得更好聽、更耐聽。然而,Warren G 在紀錄片中也始終把「G-Funk 的發明」歸功於 Above the Law,他說:「是他們把我拉進來,讓我成為 G-Funk 的一部分;當他們淡出,我把這個名字帶進新時代、帶到全世界。」

紀錄片中,The D.O.C. 的結論下得最為精準:

「沒有 Snoop,就沒有《The Chronic》;沒有 Warren,就沒有 Snoop。」
最後,也別忘了那道永恆的聲音:Nate Dogg——那個把 R&B 唱腔帶進幫派饒舌、成為副歌之王的男人!RIP Nate Dogg(1969–2011)

Warren G - Regulate, This D.J. & Life Is Beautiful | 4SO LIVE
G Funk - Extended Trailer 
"When you’re making magic, sometimes the ingredients don’t come with instructions”

參考資料
<後記>
前篇長文WESTSIDE LOVE: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G-Funk,是從整體音樂發展的角度出發,回顧 G-Funk 的歷史脈絡與各階段演進;而這篇文章,則以 Warren G 的視角出發,聚焦於他的音樂旅程與對 G-Funk 的深遠影響。

兩篇文章篇幅都很長,但我盡力整理出許多近年來有趣的訪談與資料。同時也推薦大家有機會再去觀賞《G Funk》紀錄片。無論是剛接觸西岸音樂的新朋友,或是一路走來的老 G-Funk 樂迷,都希望能透過這些內容,更深入理解 G-Funk 的靈魂與美妙。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