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Frisco On The Map: RBL Posse
西岸饒舌在剛萌芽之時,灣區由 Oakland 與 Vallejo 領銜:前者有 2Pac 與 Too $hort,後者有 Mac Dre;至於舊金山,則被外界視為柔弱的觀光城市,與嘻哈沾不上邊。直到 RBL Posse 的出現,才徹底扭轉局面,讓舊金山的聲音響徹全美。
RBL Posse(全名 Ruthless By Law Posse)來自舊金山 Hunters Point,由 Black C(Christian Mathews)與 Mr. Cee(Kyle Church)於 1991 年創立,之後第三位成員 Hitman(Ricky Herd)加入。
RBL Posse 的崛起,不僅讓舊金山在北加州嘻哈版圖中奠定了地位,更以寫實、犀利的聲音震撼街頭,成為 90 年代西岸經典之一。原本應該擁有光明前途的 RBL Posse,卻因兩位成員接連殞落,留下了無盡惋惜。
Hunters Point
來到舊金山的觀光客,多半不會注意到 Hunters Point 這個地方,更別說會親自造訪了。舊金山總愛自稱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包容的城市之一,但舊金山的歷史中也是有黑暗的一面。
二次大戰期間,灣區的造船廠帶來了大量勞動需求。結果,舊金山把非裔居民安置在造船廠附近的 Hunters Point,說穿了其實就是種族隔離的手段。隨著當局對造船廠的污染與有毒廢料問題漠視不管,當地居民的疾病和病痛不斷增加。戰爭結束後,Hunters Point 繼續受苦,居民被迫住在品質低劣的國宅裡,就業機會有限,還要面對嚴重的種族歧視。
Black C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長大,他在青少年時期被關進 Log Cabin Ranch 矯正中心,於 17 歲時返回家鄉。矯正中心的立意是讓誤入歧途的青少年重回正軌,轉化成社會有用之人。但實際上,當大環境如此惡劣,這些措施都只不過是自欺欺人,什麼問題也無法解決。
Black C 回到 Hunters Point 的街區時,依舊沒有改變,他仍然準備走上街頭賺錢。幸運的是,他身邊的朋友們在他不在的期間開始接觸音樂,這意外地給他第二條道路可以選擇。
Black C 開始決定做音樂時,奧克蘭的 Too Short 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反觀舊金山 Hunters Point 這邊則是一片荒蕪。事實上,Hunters Point 並非全然沉寂——像是 Fly Mar、Claytus The Greatest(C.T.G.)、Budwyser 等,算是舊金山周邊地區最早開始玩的幾位,從 80年代末到 90年代初期有推出幾支作品,但產量都不多。
若用更廣義的舊金山嘻哈圖譜來說,還可以納入 Fillmore 地區,例如 I.M.P.、Coughnut、Hugh EMC 與 Rappin’ 4-Tay 這些名字,他們在 80 年代末已小具代表性。然而,這些人大多仍侷限於社區派對與少量卡帶流通,並未能真正走向全國。 直到 RBL Posse 的異軍突起,Hunters Point 才真正被推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讓「Frisco」在全美的嘻哈地圖上有了清晰的座標。
這邊順便科普一下北加州的地理位置。北加州其實幅員也是相當大 (廢話,美國哪裡不大),若要粗略切分灣區,通常以三大主要城市為核心 - 奧克蘭、瓦列霍、舊金山。Sacramento(沙加緬度)雖然與灣區嘻哈淵源頗深,但地理上並不屬於 Bay Area。它是加州的州府,位於灣區東北方,屬於 Central Valley(中央谷地)地區。沙加緬度也是嘻哈人才的搖籃,像 Brotha Lynch Hung、C-Bo、X-Raided、Mozzy 等人都來自這裡,未來若有機會再來另闢專題介紹。
灣區主要城市(Bay Area Cities)
-
Oakland(奧克蘭):灣區嘻哈的核心,Too Short、Ant Banks、MC Hammer、Digital Underground、Hieroglyphics、Luniz、Keak da Sneak 等人的發源地。
-
Vallejo(瓦列霍):小城市卻人才輩出,Mac Dre、E-40、The Click、Mac Mall、Celly Cel、N2Deep 等人。
-
San Francisco(舊金山 / Frisco):舊金山內部可以再細分出更多區域,例如靠海港的 Hunters Point 的 RBL Posse,還有來自 Fillmore 的 Rappin' 4-Tay、Messy Marv、Andre Nickatina、San Quinn、JT The Bigga Figga 等,以及來自 Lakeview 的 I.M.P.、Cougnut 等。
Black C 生涯開端
最初真正在 Hunters Point 街區發行正式卡帶的是 Budwyser,他和 Black C 是熟識的朋友,因此牽線讓 Black C 連結到錄音師 T.C.,開始跟著 T-Lowe、Herm 一群人玩音樂。
「1989 年底的時候,我和 Budwyser 搭上線。他是 Hunters Point 唯一在饒舌的人。我買了一堆器材,開始當 DJ。打節拍這件事我學得很快,大概兩個星期就上手了,沒有手冊、什麼都沒有。我就是直接投入,然後很快就幹出成績。」
1989年底,剛回歸社會的 Black C 使用手邊的第一套器材開始做音樂,包括:Tascam 四軌錄音機、Boss Dr. Rhythm 節奏機、Korg/Casio 鍵盤、Technics 1200 唱盤、Numark 混音器,以及核心的 SP-12 取樣器(僅 2.5 秒 取樣時間)。為了湊足 8小節的 loop,他會先把唱片加速到超快的速度取樣,再放慢拉回;亦常以兩台四軌來回疊錄。這些器材連說明書都沒有,一切都是他自己摸索的。取樣來源幾乎都來自他媽媽那個塞滿唱片的衣櫥:Parliament-Funkadelic、Prince/The Time、Zapp/Roger、Bar-Kays、Cameo、Mary Jane Girls、Marvin Gaye、Stevie Wonder、甚至早期 Sugarhill 單曲。
在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Black C 用自己製作的節拍錄一首歌,並取名為《What About My Niggas?》,歌詞內容就是一一點名街頭上的兄弟,這樣大家聽了歌曲之後、就會跟著買下這捲卡帶。他學得很快,並且模仿 Too Short 的銷售手法:out-the-trunk(後車廂直售),也就是在街頭兜售卡帶、直接面對客戶。當時,Black C 會先在家用雙卡錄音機拷貝、然後以 5 美金在街頭販售。
Too Short 曾在 1987–88 年開著 60 年代中期的野馬跑車 (Mustang),直接在 Harbor Road 的街口賣卡帶,Black C 就是看著這一幕長大的。
「Too Short 當年常來 Hunters Point,那時我就學到如何靠賣卡帶維生,以及如何把社區人物寫進歌裡。我會把他們的 hustle 捧到最高點,一個接一個名字點下去。那時候我們用雙卡錄音機拷貝卡帶,再從車尾箱直接賣出,就像 Too Short 當年做的那樣。」
Black C 用這樣的手法,也能夠賣出5000到10000捲的卡帶,最重要的是,這讓 Black C 徹底愛上了饒舌。
RBL Posse 的誕生
「在《What About My Niggas?》打開知名度之後,很多人都跟我說我應該開始真正做饒舌」Black C 在訪談中回憶道。
然而,儘管在當地賣卡帶獲得了成功,但賺得最多的仍是要靠街頭生意。Black C 根本沒辦法把任何人待在錄音室裡好好做音樂,因為街頭上販毒賺錢的誘因太大了。就連他的好兄弟 T-Lowe 也不想待在團體裡,但 T-Lowe 介紹了自己女友的弟弟來參與。
「T-Lowe 就說,『這傢伙整天就只會待在家裡饒舌。他不 hustle,也不做那些旁門左道的事。他就是去上學,下課回家,然後一直在饒舌。而且他還是那種很講究詞藻的饒舌人。』我心裡想,『好,把他帶過來。』」Black C 回憶道。
隔天,T-Lowe 就帶著 Kyle “Mr. Cee” Church 到附近見 Black C。Mr. Cee 的爸爸與爺爺都是牧師,從小就在教會長大。Mr. Cee 的興趣是鑽研饒舌技巧,而不是在街頭販毒、惹事生非,相比之下就是個乖乖牌。
那時 Mr. Cee 還在念高中,雖然和 Black C 只差一歲,但從第一天起,他就把 18 歲的 Black C 當成導師般仰望。Black C 也立刻察覺到他的天賦與潛力,於是決定與他攜手組成一支真正的饒舌團體,並且接連做出一串改變。
「接下來我就想做一首關於大麻的歌,給我們社區一個肯定,因為我們從不抽爛貨。最初的歌名是《Don’t Give Me No Bammer Joint》……這樣子才能和 Hunters Point 押韻。」
Bammer 的意思是低劣品質的大麻。舊金山當地政治文化對大麻相對寬容,並且鄰近盛產高品質大麻的Mendocino County,使得這裡形成一種高度挑剔的消費環境。舊金山的人們只追求最頂級的大麻,「Bammer」絕對是無法容忍的。
一開始他們把團體叫做 “Hit Squad”,《Bammer Joint》這首歌還邀請了另外兩位當地饒舌歌手參與,很快就成為 Hunters Point 地區的人氣單曲。 然而,也是在同時期,以 EPMD 為首領軍的 Hit Squad 團隊(包括 Redman 和 K-Solo 等人)正在全國打開知名度,因此,不小心撞名的 Black C 和 Mr. Cee 馬上就需要再另外想個新團名。
「最後我把歌改成《Don’t Give Me No Bammer Weed》,這樣就能押上『We don’t smoke that shit in the SFC』(也就是舊金山的別名 Sucka Free City)。我想要把舊金山周邊的社區都拉進來。我想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因為當時有很多幫派鬥爭和暴力。」
加盟 In-A-Minute Records
RBL Posse 在自主販售卡帶打出口碑後,隨即與發行商 The Music People 和 City Hall Records 建立合作關係,之後與奧克蘭新興的獨立廠牌 In-A-Minute Records 簽下合約,自此之後銷量一飛衝天。
In-A-Minute Records 是奧克蘭本地的獨立新興唱片公司,該公司是 Jason Blaine 與他的父親 Elliot Blaine 創立。RBL Posse 簽約後,馬上就在 1992 年透過該廠牌發行首張正式專輯《A Lesson To Be Learned》。這張專輯收錄了《Don’t Give Me No Bammer Weed》,至今仍被視為舊金山嘻哈歷史中的經典代表。
這是一張原始、粗糙、充滿取樣的專輯,搭配老派的饒舌韻律。當時電台被 Arrested Development、Das EFX 和 Kriss Kross 這類普遍級的藝人洗版時,RBL Posse 卻用派對、性愛、謀殺與高品質大麻的歌曲強勢闖入樂壇 —— 基本上這就是 Hunters Point 的生活寫照。
這張專輯出乎意料地成功,登上 Billboard R&B/Hip-Hop Albums 排行榜第 60 名,而《Don’t Give Me No Bammer Weed》單曲更是一舉衝上了第 16 名。
如前所述,這首歌最原本的名稱是《Don’t Give Me No Bammer Joint》,用來與 Hunters Point 押韻,代表的是一個街區的自豪。但 Black C 後來刻意將歌名改為《Don’t Give Me No Bammer Weed》,巧妙地與 SFC 押韻,把視野從單一社區擴大到整個舊金山。
這股音樂力量成功凝聚了 the Hill 各個敵對的社區,也讓其他舊金山的區域 Fillmore、Sunnydale、Lakeview的人團結在一起,大家能夠一同參加演出、甚至一起播放同一卷卡帶,RBL Posse 的音樂成為了一種停戰的象徵。
這首歌洗腦的副歌在整個灣區掀起風潮。即便在今日,加州大麻合法化已相當普遍,地方新聞仍時常引用這首 RBL 經典。
Mr. Cee 雖然在這張專輯中大多只是配角,但也有幾首歌 Black C 刻意讓他表現。例如取樣 Patrice Rushen 和 Rufus 的單曲《Remind Me》,這首歌以 Mr. Cee 為主角,三分之二的歌詞都是 Mr. Cee 演唱。
加盟 In-A-Minute Records 之後,RBL Posse 的聲勢迅速擴張,不僅征服舊金山,更一路延伸至 底特律、中西部、西北地區,成功突破在地限制,邁向更大的市場。
Black C 包辦了多首歌的製作,但因為剛入行,對於使用其他藝人音樂所需支付的版權費用一無所知,而 Black C 的製作風格幾乎是每一首歌都會使用到取樣。
「我生涯剛開始時用的 SB-12 只有大概 2.5 秒的取樣時間。等我到了錄音室,他們有 ASR-10 和 E-Macs,我心裡想:哇,這竟然有 20 秒!所以雖然我也有很多原創音樂,但當時真的就是瘋狂取樣。」
《A Lesson To Be Learned》整張專輯幾乎都是靠取樣的技術製作完成,但這為唱片公司帶來一些麻煩,也埋下了日後引爆的種子。
Ruthless By Law
「他們逼得我們必須提升自己的水準。我們真的深受很多年輕饒舌歌手的影響,他們會到錄音室跟我們互相切磋。天啊,C-Bo 當時的饒舌太猛了,後來還有 Mac Mall。他們都比我們更先進一步。那讓我們不得不回到起點,重新開始打磨。」
受到刺激的 Black C,在此時期挖掘到了年輕新秀 Hitman(原名 Ricky Herd),成為了 RBL Posse 的第三位正式成員,當時他才15歲。並且重新打造出《Ruthless By Law》—— 一張西岸最被低估的饒舌專輯之一。
《Ruthless By Law》在 1994 年 11 月發行。
此時 Black C 提升了自己的製作水平,大幅升級自己的器材:Roland JD-880/JD-990、Novation Bass Station、ASR-10,並在 Vision(從 EZ Vision 升級)上作業;取樣大幅減量,轉向鍵盤驅動的厚低頻原創聲。例如專輯中的單曲《FunkDaFied》的鍵盤、低音線其實都是由 Black C 本人在自家工作室演奏,再帶去給 Enhancer 重錄與延展樂句。
在這張專輯中,Black C 不再只以取樣為唯一技巧,而是轉向原創編曲,打造出一種以低音為核心、鍵盤驅動的 G-Funk 音色。結合 P-Funk 式的拍手聲、hi-hats 與厚重的低音,Black C 成功塑造出獨具特色的西岸聲音。
這種聲音與同時期南加州出產的 G-Funk(如 Dr. Dre)可說是截然不同、聽起來一點都不陽光,也迥異於同時期奧克蘭 Dangerous Crew 複雜的現場樂隊編曲方式,但 Black C 那種渾厚、生猛又陰暗的重拍,同樣能夠震撼人心。
首張專輯的多數曲目,其實早在 Mr. Cee 加入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因此 Mr. Cee 在首張專輯中只算是陪襯的幕後腳色,然而到了《Ruthless By Law》 卻徹底躍升為主角之一,Mr. Cee 展現出爐火純青的饒舌技巧,準備成為饒舌界的下一顆巨星。
專輯《Ruthless by Law》的銷售成績也更上一層樓,超越了他們的首張專輯,登上 Billboard R&B/Hip-Hop Albums 排行榜第 23 名,並首次打入 Billboard 200,排名第 197。主打單曲《Bounce To This》 也在 Yo! MTV Raps 和 BET’s Rap City 節目播出後獲得全國矚目。
Mr. Cee之死
1995 年,RBL Posse 乘勝追擊,Black C 成立了自己的獨立廠牌 The Rightway Productions。並且替成員 Hitman 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Solo Creep》,同樣是由 Black C 負責操刀作曲,這張專輯雖沒打進主流市場,但也在地區上獲得不錯的迴響、大賣十五萬張的佳績。
RBL Posse 以區域獨立成績,成功吸引到大廠牌 Atlantic Records 旗下子公司 Big Beat 的簽約興趣;當時的 Craig Kallman(現任 Atlantic 主席兼執行長)正在為公司尋找新的饒舌人才,而據《舊金山紀事報》報導,RBL Posse 就是他的首要目標之一,甚至開出 150 萬美元的合約報價。
就在大合約近在眼前的時刻,1996 年 1 月 1 日,Mr. Cee 在自己的家鄉 Harbor Road 被槍擊九次身亡。當時的 Mr. Cee 正在販毒,試圖籌錢付清帳單與債務。
Black C 在訪談中有很詳細的解釋這段過程。
RBL Posse 早期的收入,主要來自與 In-A-Minute Records 的合作;其中 Mr. Cee 幾乎只仰賴這塊收入。相較之下,Black C 則另闢支線,投入經營自家的獨立廠牌 Rightway Productions,並在 1995 年以 Hitman 的專輯帶來現金流。這個差異,成了日後兩人經濟狀態的分水嶺。
Black C 回憶,Jason Blaine(In-A-Minute 老闆)長期未支付他們應有的報酬應。由於在之前的作品中,Black C 大量取樣了別人的作品來創作,於是 Jason 以支付版權費(sample clearance)為由,預先扣住大約 20 萬美金。但 Black C 認為清版費實際上不根本不用這麼多費用,懷疑錢早就已經被 Jason 花掉,公司因此拿不出款項。
結果是——Mr. Cee 沒錢、欠了一屁股債,也沒有其他穩定收入,而聖誕節前後各種支出壓力又大。於是原本最少和街頭沾染上關係的 Mr. Cee,只能回到街頭「hustle」販毒求現金。
1995 年聖誕節前夕(12/22),Black C 陪著 Mr. Cee 到 In-A-Minute 辦公室追討欠款。他們與 Jason 在門口爆發激烈爭執。Black C 回憶到這段,Jason 的父親 Elliot 甚至出面勸說:「你知道我們欠他們錢,先給一些吧,取樣一定清得掉。」 然而,Jason 卻堅決不付,並以公司即將放假為由打發掉他們,拒絕當下處理問題,兩人只得空手離開。
「我曾經想讓 Mr. Cee 投資 Rightway,但他有帳單還有別的債要還,」Black C 說。「所以當我在 1995 年推出 Hitman 專輯賺了不少錢時,Mr. Cee 其實在掙扎。他身上完全沒錢。Jason 欠我們卻又不想付,所以 Mr. Cee 才不得不走上街頭去 hustle。」
An Eye for an Eye
Mr. Cee 之死 對 Black C 是極大的打擊。儘管團體才剛與 Atlantic Records 簽下唱片合約,但整個 1996 年卻成為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低潮期。他完全無法走出失去摯友的陰影,甚至一度動念要結束 RBL Posse。
在朋友、家人和唱片公司勸進下,Black C 與 Hitman 仍在 1997 年的九月發行《An Eye for an Eye》,集結 Rick Rock、Mike Mosley 等人參與製作。這張專輯登上 Billboard 200 排行榜第 70 名,在 Top R&B/Hip-Hop Albums 排行榜最高達到第 14 名。
不同於之前幾乎所有 RBL Posse 歌曲都由 Black C 親自製作,在這張專輯裡 Black C 只參與了兩首歌的製作。雖然 Hitman 這次正式成為 RBL Posse 的成員,但這也是第一張有大量客串歌手的 RBL Posse 專輯,例如 MC Eiht、Herm、Cosmic Slop Shop、Richie Rich 等人,還找了一些來自南岸的歌手,像是 Mystikal、Tela、Young Ed 等等。
Black C 和 Hitman 的組合,始終沒有真正契合。Mr. Cee 死後,Hitman 也嘗試改變了他的 flow 和風格,但效果並不好。在《An Eye for an Eye》發行之後,RBL Posse 再次恢復為獨立藝人,持續經營 Rightway Productions。
1999 年,Hitman 推出第二張個人作品《H2O Volume 1》;隔年,團體於 2000 年發行雙碟合輯《Bootlegs and Bay Shit: The Resume》
2001 年,RBL Posse 發行第四張團體專輯《Hostile Takeover》,但不論是專輯銷量還是聲勢早已都大不如前,甚至沒能拿下排行榜的任何名次。不久之後, Black C 決定讓團體解散。
更令人遺憾的是,2003 年 2 月 3 日,Hitman 在駕車行經舊金山 Hunters Point 的 Whitney Young Circle 與 Hudson Avenue 交叉口時,頭部中彈,送醫後不治。
RBL Posse 出身於 Hunters Point 的街頭,也是在街頭一步步闖出名號、走向全國。然而,兩位成員卻先後死在自己的家鄉。這一切就宛如殘酷的電影情節,RBL Posse 的成功最終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Still Ruthless:Black C 永不止步

許多人至今仍在緬懷 Mr. Cee,認為若他還在,RBL Posse 的成就絕對會攀上另一個高度。但作為團體唯一的倖存成員,Black C 並沒有低頭認輸。他從來沒有停下做音樂的腳步,多年來持續推出個人專輯或是參與客串演出,也陸續將 RBL Posse 的專輯重新發行成黑膠。
他近年推出的個人專輯也相當值得推薦。雖然 Black C 已經鮮少親自操刀作曲,但整體製作品質依舊出色。尤其推薦 2023 年與 Joe Fresco 合作的專輯《Ruthless》,十足的放克風格絕對能打中西岸迷的味蕾,Joe Fresco 是 Black C 近年來大力栽培的後起新秀,也正式納入 RBL Posse 的家族體系合作過多首歌曲,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此外,Black C 也積極與時俱進,例如與舊金山當紅新星 Larry June 合作。儘管失去了 Mr. Cee 與 Hitman,Black C 仍以自己的方式延續這段來自 Frisco 的嘻哈傳奇,讓 RBL Posse 的名號持續閃耀。
參考資料
- https://medium.com/@bayareahiphoparchive/in-conversation-with-black-c-from-rbl-p-81d5909efdd8
- https://www.passionweiss.com/2018/02/27/rbl-posse-untold-story/
- https://www.kqed.org/arts/13923766/rbl-posse-a-lesson-to-be-learned-album-cover
- https://www.kulturevulturez.com/map-of-bay-area-rappers/
- https://www.kulturevulturez.com/map-bay-area-hoods/
- https://www.spin.com/2023/08/san-francisco-regional-rap-guide/
留言
張貼留言